2022年8月19日物联网早新闻



一、【物联网头条】

工信部、财政部:到2025年打造4000-6000家“小灯塔”企业作为数字化转型样本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近日联合部署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提出打造4000—6000家“小灯塔”企业作为数字化转型样本。据工信部官方网站消息,两部门在关于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从2022年到2025年,中央财政计划分三批支持地方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中小企业能力,打造一批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的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转型典型模式。通知称,围绕100个细分行业,支持300个左右公共服务平台,打造4000—6000家“小灯塔”企业作为数字化转型样本,带动广大中小企业“看样学样”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促进专精特新发展。此次试点将制造业关键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中小企业作为数字化转型试点的重点方向。重点向医药和化学制造、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计算机和通讯电子等行业中小企业倾斜。通知要求,通过试点形成一批“小快轻准”的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提炼一批聚焦细分行业规范高效、有利复制推广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模式,打造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

二、【智慧城市】    

京东物流与山东港口物流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强化大宗商品供应链一体化升级

近日,京东物流与山东港口陆海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港口物流集团)在青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将以共建大宗一体化、数智化供应链为目标,通过对“公、铁、水”运力资源及站台、港口仓储资源的整合,加快大宗主要集散区域的网络化布局以及数智化能力创新共建,打造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的综合型大宗供应链解决方案。

当前,我国大宗整车物流市场预估超过4万亿,卡车司机超过3500万人,市场体量和从业人员规模巨大,但整体存在信息化程度低、价格不透明、空载率高等诸多问题,给货主端造成运输成本高、货物安全和运输时效难以保证的同时,运力端的收益也无法保障,行业监管合规风险长期居高不下。为解决大宗物流实际痛点,山东港口物流集团选择携手京东物流,依托其在一体化供应链方面成熟的供应链基础设施与数字技术,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据悉,山东港口物流集团作为山东港口整合后组建的第一个板块集团,承担着整合港口物流资源、构建全程物流体系、创新发展现代物流业态的重要任务,在公铁、海港、陆港、供应链服务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并且与京东物流在大宗业务、国际物流、快递快运、冷链医药、KA客户、大件运输和物流智能化等多维度、多领域,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与广泛的合作空间。

三、【工业互联网】

浙江省5G基站突破14万个,千兆网络具备覆盖2900万户家庭的能力

近日,浙江省通信管理局召开全省千兆城市建设推进工作会议。会议指出,截至6月底,5G基站突破14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21.4个,千兆网络具备覆盖2900万户家庭的能力,率先实现“村村通5G、村村通宽带”,杭州、宁波获评全国首批千兆城市。《浙江省“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以来,浙江省持续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5G和千兆光网建设,全省5G和千兆光网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会议强调,以千兆光网和5G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做好千兆城市建设工作意义重大。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牢牢把握2022年千兆城市建设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凝聚行业力量,完善千兆城市指标月度报送机制,按照“成熟一个,评估一个”的原则,做好千兆城市建设情况评估工作,力争在2022年建成“6﹢X”个千兆城市。二是浙江省各地市通信发展办公室要发挥好属地支撑作用,强化协作,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沟通,主动做好属地千兆城市评估指标完成情况跟踪,积极配合各地市研究制定千兆城市评估方案,推动各地市出台光纤网络及5G站址等通信基础设施规划,开放共享公共资源,提供通信网络建设维护政策资金支持。三是各基础电信企业要持续加大重点区域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积极发展“双千兆”用户,要在10G PON端口、500Mbps及以上用户数上重点发力,在丰富“双千兆”应用成果上持续创新,促进“双千兆”更好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推动浙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网络支撑,为浙江奋力推进“两个先行”贡献行业力量。

四、【智能终端】

2021年长三角地区GDP占全国24.1%,正加速成为经济强劲活跃增长极

据介绍,2021年长三角地区GDP在全国占比达到24.1%,研发经费投入在全国占比达到29.8%,进出口总额达到14.1万亿元,占到全国的36.1%,同比2018年增长了27.7%。长三角全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达到8.1%,高于全国增速3.2个百分点。除此之外,2021年长三角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全国占比都达到四分之一以上,分别为25.6%、25.3%和26.6%。

五、【智能网联汽车】

文远知行发布新一代WeRide One通用技术平台,加速自动驾驶落地

近日,自动驾驶公司文远知行发布新一代自动驾驶通用技术平台“WeRide One”。该平台以文远知行自研的自动驾驶全栈式软件算法为核心,涵盖自动驾驶模块化硬件解决方案以及自动驾驶云架构平台。目前,WeRide One已运用于文远知行智慧出行、智慧公交、智慧货运等场景下,涵盖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小巴、自动驾驶货运车、自动驾驶环卫车等产品的研发、应用与交付之中。

六、【行业新闻】

中国电信上半年研发投入57亿元同比增长54.8%

近日,中国电信在A股发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期内,中国电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402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服务收入为2214亿元,同比增长8.8%。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3.1%。扣非净利润为184亿元,同比增长12.1%。2022年上半年,中国电信加大研发投入,投入57亿元,同比增长54.8%,自研成果清单增长3.1倍,研发人员较年初增长46%,成立了由10多位院士领先科技咨询专家委员会,累计已引进70多名业界领军人才。

联发科宣布完成全球首次5G NTN卫星手机连线测试:手机可通过卫星信号上网

近日,联发科与 Rohde &Schwarz(罗德史瓦兹)公司合作共同展示了 5G NTN(又称非地面网路 NTN,Non-Terrestrial Networks)技术的潜力,并宣布完成了全球首次 5G NTN 卫星手机实验室连线测试,这项测试可以直接让智能手机通过卫星信号来实现上网功能。该项测试是在联发科实验室使用 Rohde &Schwarz 公司的测试设备完成的,模拟了 600 公里高度的真实低地轨道卫星群,其中每颗卫星都在轨道上以每小时近 27000 公里的速度在快速移动。该测试芯片使用的是联发科搭载 5G NR NTN 卫星网络功能的移动通讯芯片,该芯片的设计符合 3GPP(国际标准组织)第 17 版的频谱定义功能。联发科无线通信系统与合作部总经理 HC Hwang 称:“通过这次测试,联发科成功地验证了将 5G 智能手机连接到卫星网络的能力,为 5G 卫星网络的开发打开了大门,将无处不在的连接带到世界各地。”该项技术成熟以后,能让未来的 5G 手机也能当作卫星手机来使用,并通过卫星信号实现网络不中断的连接使用体验,比如一些通信基站建不到的地方也会获得快速可靠的 5G 连接。同时这项技术可能还有助于消除 5G NTN 智能手机对传统手机天线的需求。目前,联发科没有介绍此款搭载 5G NR NTN 卫星网络功能的移动通讯芯片的更多细节,但预计这项测试将是以后某款新芯片设计的基础。

上汽发布高级别自动驾驶2.0技术架构

近日,上汽AI LAB入驻临港暨高级别自动驾驶2.0技术架构发布会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AI创新港举行。上汽将推动“临港研、临港造、临港用”的Robotaxi 2.0在临港新片区“无人出租”应用场景中率先投入运营。

5G赋能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中国联通启动5G校园随行专网点亮“百城千校”专项行动

近日,中国联通以“5G领航,扬帆未来”为主题,携手教育行业伙伴、华为重磅发布5G校园随行专网产品,并正式启动“5G点亮百城千校”专项行动,共同探讨5G赋能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与未来。继2022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5G随行专网”发布以来,中国联通不断挖掘教育行业新场景新需求,基于网络切片、边缘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创新技术,实现5G专网与校园网络的深度融合,加速5G智慧教育的数字化变革。本次大会,中国联通携手山东省烟台市教育局、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华为等产业伙伴重磅发布“5G校园随行专网”产品,并共同启动“5G点亮百城千校”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