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4日物联网早新闻



一、【物联网头条】

华为与大庆油田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高质量数字化转型发展道路

近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与华为围绕信息化建设、新产业、新产品、人才培养等方面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探索高质量数字化转型发展道路,打造行业领先、一流先进的信息化发展蓝图,开拓油田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

二、【智慧城市】

转转宣布转型为循环经济产业公司,全国最大二手质检中心在青岛开业

2021年初,作为新经济领域重点产业项目落户青岛西海岸新区后,转转集团在当地相继注册成立青岛转转科技有限公司、青岛转转世界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注册、当年营收;2022年1月,转转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也在西海岸新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美元,经营范围包括资源循环利用服务技术咨询、再生资源销售、加工和回收、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环保咨询服务、节能管理服务、电子产品销售、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租赁、软件开发、广告制作、通讯设备销售和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等。经过近一年的规划建设,2022年3月,转转集团青岛智能质检履约服务中心一期竣工开业。目前,智能质检中心二期正在加紧施工建设,升级后的智能质检、智能仓储、智能转运系统和设备正在研发和定制,预计6月份投产后质检和产研团队会陆续到岗,有望进一步提升包括二手3C在内的闲置物品在全国范围内的流转效率。

三、【工业互联网】

国家级数据云平台“人民云”正式上线,将在全国多地投建数据中心

近日,国家级数据云平台“人民云”正式上线。“人民云”定位为大数据“存、管、用”的安全云、自主可控的信创云、国资监管的国资云、开放共赢的行业云。“人民云”基础技术平台由人民数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与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共建。据悉,“人民云”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规划布局新型数据中心和新型算力中心。为积极响应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人民云”还将加快布局西部算力枢纽节点,投建数据中心。

四、【智能终端】

阿里云泰国数据中心正式启用,为东南亚第10座数据中心

继德国第三座数据中心启用后,阿里云宣布位于泰国的云数据中心正式启用,为中国出海企业、在泰发展企业及本地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这是阿里云在泰国启用的首个云数据中心,至此,阿里云在全球27个地域运营着84个可用区,是亚洲规模最大的云基础设施。近年来,阿里云在海外市场取得快速增长,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阿里云海外市场规模增长10倍以上。随着市场规模扩大,阿里云在加大建设海外云基础设施。最近一年中,阿里云在印度尼西亚和德国启动了第三个可用区,并分别在菲律宾、韩国、泰国三个国家设立了数据中心。“阿里云将持续加大对海外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市场的投入。”阿里云智能国际事业部总经理袁千表示,国际化是阿里云的重要战略,这不仅意味着阿里云能够为更多出海中国企业以及各个本地市场提供先进的云技术服务,更意味着阿里云在全球市场中分享经验、服务客户,同时检验自己的技术,保持一流的云技术能力和前沿洞察力。

五、【智能网联汽车】

轻舟智航与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2023年基于征程5芯片的自动驾驶方案将达到量产水平

L4级自动驾驶通用解决方案公司轻舟智航(QCraft)宣布,与中国智能驾驶芯片领导者地平线正式达成战略合作。预计在2022年第三季度,双方基于征程5芯片的自动驾驶样车将开放路测;到2023年,双方基于征程5芯片联合研发的高等级自动驾驶方案将达到量产水平。

六、【行业新闻】

商务部: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5年增长近10倍,去年规模达到1.92万亿

日前,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扎实推进稳外贸,促进贸易创新发展,外贸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2021年,货物贸易总额达到6.05万亿美元,服务贸易突破8000亿美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56%和70%。创新动能加速释放。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5年增长近10倍,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规模7年增长7倍,内外贸一体化程度稳步提升。

收购Intel闪存后,SK海力士宣布在中国新建3D NAND工厂

日前 SK 海力士宣布在中国再建新的闪存工厂, 其非易失性存储器制造项目在辽宁大连开工,该项目将建设一座新的晶圆工厂,生产非易失性存储器 3D NAND 芯片产品。SK 海力士半导体 ( 中国 ) 总裁郑银泰表示, SK 海力士将中国视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并始终保持着同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大连新建 NAND 闪存工厂的同时, SK 海力士还通过追加投资对无锡、重庆工厂进行了产能扩充,并重点推进了 8 英寸晶圆代工合资厂、产业园、学校、医院等多个不同领域的在华项目。

青岛银行设立青岛金融业首家数字金融场景应用实验室

近日,青岛市公布了新一批创新应用实验室和场景应用实验室名单,其中由青岛银行发起的数字金融场景应用实验室名列其中,成为青岛市金融业首家官方认定的实验室。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应用创新需要创新实验室的助力和孵化。当前,为给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建设注入新动能,服务实体经济振兴,助力金融数字化转型升级,在青岛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指导下,青岛银行发起设立了青岛市数字金融场景应用实验室。据介绍,当前,青岛银行数字金融场景应用实验室主要聚焦财富管理和普惠金融两大场景,将利用区块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打造信用贷款、数字供应链、风险管理、ESG投资、财富产品交易等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该实验室将以加快青岛数字金融新产品的落地推广为目标,也将依托场景创新带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迅速扎根青岛,助力城市新经济发展。对于运作模式,青岛银行数字金融场景应用实验室定位为开放型创新公共平台,为青岛银行金融科技类项目提供孵化支持,后续将面向全社会招募创新项目、对创新项目进行孵化,组织开展试行和试用,协助创新项目实现落地推广,并对外发布研究成果。在这一过程中,青岛银行将整合自身及合作机构资源,为创新项目提供场地、信息、技术、资金和智力等支持。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青岛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实验室将不断丰富场景实验范围,设计不同领域新产品、新模式融合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形成创新体系。后续,实验室也将持续提高开放程度,逐步扩大与政府机构、创投风投公司、高等院校、金融科技公司等机构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在政策解读、解决方案设计、产品开发、投贷联动融资、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上汽集团:聚力打造“七大技术底座”,整车销量连续16年全国居首

日前,上汽集团召开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本次大会上,上汽集团对行业较为关注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以及相关技术支撑,缺芯、2022年企业目标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根据此前官方公布的财报数据,上汽集团2021年实现整车批售546.4万辆,终端零售达到581.1万辆,同比增长5.5%,整车销量已连续16年保持全国第一。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海外经营成为驱动增长的“新三驾马车”。去年,上汽自主品牌整车销量达到285.7万辆,同比增长10%,占公司总销量的比重首次突破50%,达到52.3%;新能源汽车销售73.3万辆,同比增长128.9%;海外销量达到69.7万辆,同比增长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