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联网头条】
京东云发布城市产业服务平台,为城市打造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
京东云正式推出城市产业服务平台,发布三大定制化解决方案——产业大脑一体化解决方案、产业智能供应链解决方案和能源管理与碳排管理园区双碳解决方案(“能碳云”),并介绍了台州玉环市“泵阀(水暖阀门)产业大脑”、陕西白水苹果产业智能供应链、京东“亚洲一号”西安智能产业园碳中和等三个案例。京东云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城市产业发展中,不同主体有着不同需求——“政府要监管”“产业要提升”“企业要服务”。京东云城市产业服务平台,以城市的视角看产业,针对城市产业发展中不同主体的需求,向政府和企业提供集“产业规划、辅助招商、产业培育、品牌打造、人才孵化”为一体的“平台+运营”综合服务。该平台作为城市云项目的基础运营平台,将京东集团在电子商务领域和产业领域的运营经验、资源优势等聚合起来,实现与京东集团和京东云的互联网平台、技术平台、资源平台的协同整合和资源共享,并能够实现产业信息数据管理。京东云城市产业服务平台拥有“1+2+3”的产品体系,即1个标准产业底座;2层产业特性能力——产业服务组件层与企业服务组件层;3个核心阵地——面向政府端的产业驾驶舱,面向企业端的企业/产业服务门户和面向运营端的运营管理后台。京东云内部数据显示,在政府端,京东云助力城市政府构建产业治理的底座,打造产业治理标准能力,截至2021年,已经完成委办局垂类产业治理场景项目300多个,服务70多座城市;在产业端,京东云帮助城市构建一体化发展的平台,提供覆盖农业、工业、能源、教育、健康5大核心产业的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在企业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打造企业获取服务的入口,最终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产业升级,目前京东云在全国投入运营的产业园区已有70多个,园区聚集企业4000余家,联动覆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过20万家。
二、【智慧城市】
Meta年底发布高端VR设备
近日,云快充与国内领先的快递物流综合服务商——顺丰速运(以下简称“顺丰”)达成合作。云快充将基于平台近二十万充电终端的服务网络以及成熟的桩联网数据服务能力,为顺丰在全国的新能源货运车辆提供智能充电服务,助力顺丰实现货运物流的绿色低碳转型。“物流电动化”是我国实现“3060”目标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先有工信部提出“到2035年我国公共领域用车实现全面电动化”,后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10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深入推进交通领域电气化”,在物流配送、城市公交、出租等领域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政策与市场大势之下,顺丰作为业务体量位居前列的综合物流服务运营商,新能源物流车投入规模超20000辆。在货运物流市场扩张和绿色物流加速转型的叠加效应下,顺丰新能源物流车辆规模未来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由此,顺丰对高质量的充电网络和服务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云快充作为国内领先的充电物联网和能源管理服务商,在数字化充电服务领域拥有成熟的经验,自主研发的第三方充电物联网SaaS平台目前业务已经深入覆盖260多个城市。此次云快充与顺丰携手发力,致力以数字化赋力绿色物流,双方将基于产品技术联动,共建新能源物流车智能充电场景新生态:云快充超19万充电终端构建的一站式充电网络,为顺丰的新能源物流车提供高效的数字化充电服务;顺丰全国密集物流网络的高充电需求,为云快充及平台电桩运营商的电站运营稳健提效。基于各自平台业务优势,双方携手共赢,共同实现各自市场的快速扩容。
三、【工业互联网】
中国大唐与北京能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据中国大唐官网消息,近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大唐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表示,希望双方以本次战略协议签署为契机,通过建立有效的工作对接机制,重点围绕保障首都能源供应、氢能及储能、碳资产、科技创新等加强沟通,以务实举措推动战略落实落地。
四、【智能终端】
阿斯利康将与成都高新区共建中医药创新产业基地
日前,菜鸟成功中标浙江西塘农业数智化升级项目,菜鸟将在当地建设全流程高度自动化、无人化的现代粮食仓储系统,打造国内领先的“无人粮仓”。机械臂、AGV机器人、四向穿梭车等自动化设备将悉数出现在仓内。 在物流领域,菜鸟的仓储自动化一直保持着行业领先优势。在江苏无锡,菜鸟通过柔性自动化技术搭建了亚洲规模最大的无人仓,超过1000台无人车可以快速组合、分拆作业,生产效率可提升一倍多。菜鸟保税仓和集运仓的数智化水平在业内也是首屈一指。根据规划,菜鸟物流科技部门将自研的仓储管理系统和全流程的自动化设备引入农业生产领域。粮食从生产线下线之后,将进入由菜鸟打造的“无人粮仓”。在这个粮仓当中,菜鸟部署了机械臂码垛系统、AGV搬运系统、四向托盘穿梭车密集存储系统、AGV货到人拣选系统等自动化设备,让粮食仓储真正实现无人化作业。与此同时,菜鸟还将为当地运营产销协调中枢。该中枢将粮食的传统线下订单销售模式与电商网购结合起来,两种不同的销售模式共享一套仓储、物流系统。
五、【智能网联汽车】
北京发放无人化载人示范应用通知书,百度、小马智行成为首批获准企业
近日,北京发放无人化载人示范应用通知书,百度成为首家获准企业,其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正式开启无人化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这意味着“方向盘后无人”的自动驾驶服务在中国超大城市首次放开。根据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相关规定,获得通知书的示范应用主体可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公开道路的无人化自动驾驶载人示范应用。此外,小马智行也率先取得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首批“无人化示范应用道路测试”通知书,获准向公众提供“主驾位无安全员、副驾有安全员”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六、【行业新闻】
华为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业绩:实现销售收入1310亿元,净利润率4.3%
华为近日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业绩,实现销售收入131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4.3%。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表示:“整体经营结果符合预期,消费者业务受到较大影响,ICT基础设施业务实现稳定增长。此外,公司在研发上加大投入,以保持持续创新的能力,为客户创造价值。”胡厚崑表示:“感谢客户、伙伴对华为的信任与支持。2022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营面临很大挑战,华为将与全球的客户、伙伴紧密合作、共克时艰。”
腾讯云智慧地产发布WeClient用户经营平台,助力地产数字化营销
腾讯云智慧地产发布WeClient用户经营平台,助力地产开发商、社区物业、商业地产等地产客户通过精准洞察与创新经营,实现降本增效。在房企过往的传统获客模式下,分析更多依赖历史数据和经验,面临效率低、体验差的问题,各自为政的用户体系难以发挥价值。如何实现低成本、高效率营销,成为行业必答题。腾讯云智慧地产本次推出的WeClient平台,是一款全业态、全渠道、全生命周期的用户经营平台,集用户连接、洞察、营销、运营于一体,帮助企业低成本精准获客、精细化客户经营、智能化运营,有效应对这一痛点。依托腾讯云产品优势与技术支撑,WeClient集成了腾讯企点、腾讯安心平台、腾讯云AI、腾讯会议、腾讯LBS大数据等众多腾讯自身优势能力,将其运用到地产用户经营场景,专注助力地产行业数字化转型。相较同类产品,WeClient拉通了房企所需的产品,提供强大的数据驱动赋能和行业最佳实践沉淀,大幅降低企业客户运营使用门槛,有效提升产品应用效果。具体来看,在营销触达场景下,WeClient利用腾讯LBS大数据产品 “数据魔方“,帮助房企降低营销成本;在营销管理场景下,利用企业微信和营销应用的无缝连接,提高了私域流量的积累效率;在用户运营场景下,利用腾讯在用户运营的经验和能力沉淀,为精准运营提供数字化工具,帮助房企提升多元化收益。据介绍,WeClient平台可以帮助房企快速构建大会员运营模式,将内部的各个业态业务联动起来,既可以形成更好的用户忠诚度,又可以为各个业务新开拓客户渠道。以地产售楼业务为例,借助这种内部增长能力,开辟了新的到访来源渠道,大幅地降低了营销成本。此外,为了更好服务地产行业用户,腾讯还协同行业优秀的服务商一起下沉到房企运营一线,带来创新适用的行业解决方案。基于严谨的行业洞察和丰富的产业互联网实践经验,腾讯云智慧地产依托腾讯云在产品、技术、生态等方面优势,为地产行业在数字营销、未来社区、智能建造和空间智能等细分领域提供数字化转型基础能力支撑。目前,腾讯云智慧地产已服务超过30家Top100房产企业,并联合数家头部地产、建筑、物业企业打造了一系列数字营销、智能建造、智慧社区、空间智能标杆项目,累积服务行业企业超过300家,交付项目数百个。
IDC:2021年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规模超900亿美元
行业研究机构IDC发布2021年全球云计算追踪数据,显示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规模增长至913.5亿美元,同比去年上涨35.64%。据IDC,全球前三名云厂商依次为亚马逊、微软、阿里云,其中阿里云以7.4%份额位居全球第三。谷歌云、IBM分列第四、五名,其中IBM份额较2020年小幅收缩至3.1%。据统计,2021年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从前一年的673.5亿美元增长至913.5亿美元,35.64%的同比增速比2020年增速高出百分之一;IaaS+PaaS市场累计达1596亿美元,同比增长37.08%。IDC报告显示,全球云计算整体市场格局变化不大,2021年IaaS市场前五名排名与2020年保持一致,累积市场份额从去年的76.96%微升至77.38%。此外,华为云、腾讯云、中国电信、百度云和OVHcloud位列六至十名。此前,另一家行业研究机构Gartner刚刚发布2021年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份额数据,显示全球IaaS市场规模为908.9亿美元,与IDC统计数据接近。据Gartner,亚马逊、微软、阿里云居于全球前三,其中阿里云市场份额为9.55%,华为云、腾讯云分列第五、第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