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联网头条】
中国移动一季度营收2273亿元,净利同比增6.5%至256亿元
中国移动披露了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其实现营业收入2273亿元,同比增长14.6%;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归母净利润率11.3%,同比增长6.5%;基本每股收益1.2元。
一季度,中国移动主营业务收入为1938亿元,同比增长9.1%;其他业务收入为335亿元,同比增长61.6%,主要由于手机销售量增长。个人市场方面,截至3月31日,移动客户总数约9.67亿户,其中5G套餐客户总数达到4.67亿户,5G网络客户总数达到2.33亿户。首季度,手机上网流量同比增长20.7%,手机上网DOU达到13GB;总通话分钟数为7086亿分钟,同比下降1.1%;短信使用量2243亿条,同比增长6.2%;移动ARPU为47.5元,同比增长0.3%。家庭市场方面,截至3月31日,有线宽带客户总数达到2.49亿户,季度净增899万户,其中,家庭宽带客户2.25亿户,季度净增727万户;首季度,有线宽带ARPU为32.4元,同比增长1.8%,家庭宽带综合ARPU为37.8元,同比增长5.3%。政企市场方面,第一季度,DICT业务收入为237亿元,同比增长50.9%。财报显示,一季度中国移动营业成本为1727亿元,销售费用为116亿元,研发费用为23.4亿元。
二、【智慧城市】
菜鸟物流园区30万平屋顶变身光伏发电站
从广州增城园区,到东莞清溪园区、杭州下沙园区、上海嘉定园区、武汉黄陂园区、武汉江夏园区,再到比利时列日eHub,在菜鸟七大物流园区广阔平坦的屋顶上,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菜鸟公布了其国内园区2021年的光伏发电账单。目前,菜鸟国内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的物流园区有6个,覆盖30万平方米园区屋顶,2021年全年发电量2573万度,节省燃煤量9263吨,减少碳排放16437吨,相当于植树造林45公顷。发电量远超园区用电需求,所产绿色电能的35%自用,65%的多余电量输送到了国家电网,余电可满足2万人的居民用电。
三、【工业互联网】
深圳在全国首推公交车“一码通行”,1秒内同步完成刷码乘车与健康信息验证
“一码通行”上线后,市民只需刷一次乘车支付码,前端直接语音播报核酸检测信息和健康码状态信息,符合防疫出行条件即自动扣费乘车。疫情期间,市民乘坐公交车,需在上车时支付车款以及进行防疫扫码核验,在出行高峰期难免有些手忙脚乱。记者获悉,针对这一情况,近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全市公交企业对公交支付系统进行升级,对接市健康码自动扫码系统,在全国率先推出公交车防疫出行“一码通行”,保障市民在疫情中安全、便捷出行。深圳公交乘车“一码通行”功能是在原有车载扫码设备基础上,通过新增“移动电子哨兵”软件功能模块的方式来实现的,支持对乘车支付码、健康码、身份证等不同方式的在线核验。该功能推出后,使用乘车码的市民,上车后只要照常刷码,前端直接语音播报核酸检测信息和健康码状态信息,符合防疫出行条件即自动扣费乘车,1秒内可同步完成刷码支付与健康信息验证。目前,“一码通行”已覆盖全市16000多台公交车辆。值得一提的是,“一码通行”模式采取了“智慧化”设计,采用云端部署,可随着防疫政策的变化调整,如核酸检验要求24、48、72小时等,只需在系统快速调整参数并通过云端下发至前端设备,即可当天同步完成,实现政策调整与前端核验无缝衔接。并且,前端设备完成校验后,对涉及个人健康码信息不作保存,做到即用即弃,在科技抗疫的同时,最大程度保障疫情数据和市民个人信息安全。
四、【智能终端】
TCL华星宣布实现最高曲率Mini LED电竞显示器量产突破
日前,TCL华星于2021年ChinaJoy展会全球首发了最高画质34英寸165Hz R1500 Mini LED曲面电竞显示器后, 已于同年11月实现了该模组产品的量产和出货。 其客户品牌的终端整机产品2022年第二季度海外上市。据介绍,这款产品搭载了TCL华星高性能HVA屏, 比传统VA技术具有更高的穿透率、对比度,更大的视角和更快响应速度。 同时拥有TCL华星最高曲率超宽屏21:9技术。显示器采用业界最高穿透率的HVA技术,实现超高亮度和对比度的同时,动态渲染效果更好,高达1152个的背光分区,让其实现了亮暗分区的精准控光,图像边缘锐利清晰。除此以外,产品满足VESA display HDR 1400认证, 峰值亮度达到1400nits,动态对比度大于1000000:1。
五、【智能网联汽车】
广汽埃安首个超级充换电中心正式落户广州,打造“光储充换”示范基地
近日,埃安打造的首个超级充换电中心在广州落成。这座超级充换电中心不仅拥有最大功率480kW的超充桩,可在5分钟为电动汽车补能200km续航,还兼具埃安独创的超快换电技术,可在2.5分钟为电动汽车完成换电,极大的丰富和加快了电动汽车补能的手段和速度,解决了电动汽车用车的最大痛点。同时,埃安的超级充换电中心还采用了光伏发电+智慧储能的方式,让电力来源更加清洁,真正实现了电动汽车绿色出行的目标。根据埃安的计划,到2025年将在广州建设超1000座超级充换电中心,实现1.5km半径覆盖,把广州率先打造成为全球首个“超充之都”。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速度逐渐加快,在市场保有量大幅提升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意见突显。其中,补能的便利性和快捷性一直是用户用车时的最大痛点,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充电领域,据中汽协2021年数据显示,有40%的电动汽车用户抱怨充电时间过长,同时高达72.5%的用户吐槽充电桩数量少。充电效率低、充电网络布局不合理等结构性问题,成为了解决充电便利性两个重大难点,不仅严重影响到用户的出行体验,也制约了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换电领域,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换电站数量接近1200座,但主要服务于出租车和重卡,私家车只是极少数,并且盈利模式尚不清晰,行业中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先例。
六、【行业新闻】
阿里巴巴国际站将上线“可持续发展工厂”验厂服务
近日,向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工厂”标准有望在外贸行业率先落地,阿里巴巴国际站将于近期推出相关配套服务。届时,商家可以在阿里巴巴外贸服务市场(fuwu.alibaba.com)上申请可持续发展工厂咨询及验厂服务,通过后将会在平台上获得相关标识,还有机会获得专属营销场景展示、大促活动展示等一系列搜推权益。“工厂制造变绿色,这在未来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阿里巴巴国际站行业&商家业务部负责人秦奋在阿里巴巴国际站官方直播间透露,阿里巴巴国际站计划在今年扶持至少1000家中小外贸工厂通过“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工厂评价”。他介绍说,海外的大型采购商,例如沃尔玛、家得宝、苹果、联合利华等先后公布了企业的ESG战略,对于下游的供应商也要求符合可持续发展及社会责任,对于出口的商品,逐步要求提供碳足迹报告。另外,欧盟委员会提出将于2023年启动碳关税,在全球低碳经济变革的进程中,新的绿色贸易壁垒正在逐步形成。
科大讯飞2021年营收183亿元,智慧教育业务贡献三分之一
科大讯飞发布2021年年报和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科大讯飞实现营收183.14亿元,同比增长40.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56亿元,同比增长14.13%。2022年Q1,科大讯飞实现营业收入35.06亿元,同比增长40.17%。科大讯飞坚持“平台+赛道”的人工智能战略,拥有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城市,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运营商、智慧汽车、智慧金融等企业客户AI解决方案业务。其中,智慧教育业务构建了面向 G/B/C 三类客户的业务体系:G端业务主要以市县区等区域建设为主体,涵盖面向区域内所有学校及用户的因材施教整体解决方案等;B端业务主要以学校建设为主体,包括校内大数据精准教学、英语听说考试等;C端业务主要以家长用户群自主购买为主,包括人工智能学习机、个性化学习手册等产品。
国家电网发起成立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联盟
近日,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起,31家企业、高校及社会组织共同组建的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联盟正式成立。联盟将全面推进八大电力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包括新能源主动支撑、新型储能、氢能绿色制取与高效利用、电碳市场、电力需求响应等领域,预计研发总投入及产业带动将超过1000亿元,参与主体涵盖电网、发电、电力装备、新能源、储能多个领域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高等院校。
SpaceX星链拿到首单飞机Wi-Fi服务,年内启动
近日,飞机服务商JSX在社交媒体上表示,JSX很荣幸成为第一家采用SpaceX星链卫星互联网的航空公司,为机上乘客免费提供上网服务,今年晚些时候JSX机上Wi-Fi就会问世。JSX已签署协议,为100架飞机提供星链飞行Wi-Fi服务。除了JSX,达美航空公司最近也测试了SpaceX星链飞机互联网服务。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达美航空公司已与SpaceX的宽带部门进行了会谈,并对星链技术进行了探索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