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3日物联网早新闻



一、【物联网头条】

工信部:将加大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将全力以赴维护汽车工业平稳健康运行,加大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努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二、【智慧城市】

国内首个5G全连接风电柔性智能工厂建成

近日,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北京南口智能制造基地,举办了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揭牌仪式。该工厂是国内首个5G全连接风电柔性智能工厂,并建成了国内首条风电总装脉动式柔性生产线。工厂内配置了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采用了“IT+OT”的工业互联网模式及制造运营管理(MOM)平台。IT即信息通信业,OT即工业制造业。MOM是制造管理的核心运营平台,将整体生产制造过程控管统一在一个全局运行模型框架下,将生产、维护、质量和库存等管理并列起来,并让每部分既能够独立进行强化和升级,同时彼此间又能紧密的串连与协作。出于投资额等方面的考虑,国内风电行业并没有类似的智能制造工厂。这一智能制造工厂拥有五个柔性制造作业中心,两条脉动式柔性生产线,可生产3.X-6.X兆瓦的机型,单条生产线在100天内能生产了800台风机。柔性生产是针对大规模生产的弊端而提出的新型生产模式,主要依靠有高度柔性的制造设备来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目前,风机制造正呈现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混线生产和柔性生产结合,可以避免工序等待,实现生产交付周期的缩短。脉动式生产则多用于航空制造领域,可以按节奏移动装配线。

三、【工业互联网】

中国移动获批担纲建设“新一代移动信息通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通知,由中国移动申请建设的“新一代移动信息通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正式纳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序列管理,标志着中国移动正式获批建设“新一代移动信息通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移动积极参与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2010年,国家发改委首次批复中国移动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以来,实验室聚焦移动通信领域,紧密围绕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发展需求,在新一代蜂窝通信技术(TD-SCDMA、TD-LTE、5G)、物联网技术(NB-IoT/CAT1)、下一代互联网技术(IPv6)、工业互联网技术以及跨领域融合技术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标准制定、产品研发、规模试验、应用推广等工作,有力支撑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实现从“2G跟随”到“3G突破、4G并跑、5G引领”的跨越式发展,显著提升了我国在通信技术应用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保障了国家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的实施,带动我国通信产业高速规模化发展。以5G为例,中国移动基于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产业开展创新攻关,输出系列创新成果,实现了用不到研发4G一半的时间完成5G技术、标准、产业和商用“领跑”。先后主导了5G大规模天线技术的无线系统设计、灵活帧结构、基于服务化的核心网架构、新一代传输网SPN等原创性基础性关键技术变革和国际标准制定,推动我国主导的TDD技术首次成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标准的主流方向,使我国在5G领域实现了突破性创新和技术引领;同时破解了中频段发展关键难题,实现我国力推的5G中频段成为国际主流路线。在产品研发方面,助力我国5G产品性能和功能国际双领先,推动基站元器件创新和国产化,并实现商用规模引领,助力我国5G在全球实现首批商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移动依托原“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积极开展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建工作。此次被国家发改委正式纳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序列管理,充分表明原“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在服务国家战略、攻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发展及强化自身建设工作等方面的贡献突出得到国家的高度肯定和认可。中国移动将以建设“新一代移动信息通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契机,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积极扩展科技创新领域,强化以5G-Advanced、5G工业应用、6G、算力网络、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移动安全等为代表的核心技术创新,增强“连接+算力+能力”构建,并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创新平台建设,优化运行机制,发挥中国移动的产业龙头作用,集聚各方资源和力量,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着重破解“卡脖子”瓶颈、锻造国际领先的长板、对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实现我国移动信息通信现代产业链绿色低碳、安全可控并做强做优,持续引领全球信息通信技术、标准、产业和应用的发展,支撑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智能终端】

海信发布中国首颗全自研8K AI画质芯片

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8K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取得关键突破。1月11日,海信在北京正式发布中国首颗全自研8K AI画质芯片,在全球显示技术的竞争中进一步抢占画质“制空权”。,海信在我国电视芯片国产化道路上已经坚定地走了20余年,是国内外为数不多的体系化研究画质芯片迭代的彩电企业,此次成功研发8K AI画质芯片并实现自主研发、自主可控,消除了画质处理细分领域的所有技术壁垒,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优秀案例。 “全球显示产业已经从‘屏’的竞争、销量的竞争,转向‘芯’的竞争、音画品质的竞争。2022年将是全球电视竞争的拐点之年:走出几十年的’性价比’之争,彻底进入画质之争、品质之争。” 海信集团控股公司副总裁于芝涛在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几十年来,中日韩企业围绕显示技术和产业链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海信始终站在这场战争的最前线。尤其是芯片技术这一核心赛道,海信耐住寂寞22年“一芯一意”,形成了完整的全系列芯片产品,已推出4代画质芯片并均实现量产,在画质赛道上形成独特优势摆脱了同质化竞争。随着全球电视竞争进入拐点,以8K画质芯片为代表的画质核心技术,将成为新一轮的“制胜武器”。此次发布的中国首颗全自研8k AI画质芯片是海信5代画质芯片,代表了国内单颗画质芯片的最高处理能力。该芯片首次实现了从4K到8K的跨越式发展,更突破AI感知画质算法等核心技术,通过配备具有“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的人工智能,实现高精度的图像处理,支持3300+万像素的精确重构,能够展现画面中丰富的隐藏细节;26880个分区控制,带来极致的对比度提升,画面的细节和色彩更接近真实,让用户获得沉浸式的视觉体验。经过严格测试,该款画质芯片在很多指标上超过了国外品牌的表现。

五、【智能网联汽车】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

“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搭载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乘用车新车市场占比达到20%。

六、【行业新闻】

工信部印发《建材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

“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建材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明确到2023年,初步建立建材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制定不少于20项相关标准;对于智能化水平较高的细分领域,实现智能装备、智能矿山、智能工厂标准基本覆盖,重要的智能服务、智能赋能技术、集成互联标准有所覆盖;其他细分领域优先制定智能工厂标准;实现重要关键技术标准在行业示范应用。到202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建材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制定不少于40项相关标准;智能化水平较高的细分领域智能制造标准较完善;其他细分领域智能工厂标准全面覆盖,重点智能服务、智能赋能技术、集成互联标准有所覆盖;实现智能制造标准在行业广泛应用。

GSA:全球5G商用网络已达200张 5G终端已发布1257款

根据全球移动供应商协会(GSA)的最新更新,截至12月底,78个国家/地区的200家运营商已经推出了一项或多项符合3GPP标准的5G服务。此外,145个国家/地区的487家运营商正在投资5G,包括试验、获取许可证、规划、网络部署和启动,而2020年底时为412家运营商。GSA还报告称,72个国家/地区的187家运营商已经推出了5G移动服务,45个国家/地区的83家运营商推出了符合3GPP标准的5G固定无线接入服务。

哈啰顺风车:三年完单总量3亿,认证车主数量达1800万

1月12日,哈啰出行旗下哈啰顺风车宣布业务上线已满三年。自2019年1月在杭州、成都等六座城市试点以来,三年间哈啰顺风出行总完单量已达3亿次,认证车主数量达1800万。顺风出行理念的社会萌芽由来已久,经互联网企业以线上化的形式快速推广普及,也因为发展理念偏差,致使产品初期的弊端和风险放大,遭遇社会挑战。但近年来,逐步回归本源的顺风出行被社会理性认识和广泛接受,产品价值更加鲜明凸显。哈啰出行副总裁江涛表示,“哈啰顺风车始终致力于通过技术高效匹配车乘需求,为用户提供普惠、绿色低碳的顺路合乘出行服务。”江涛也坦承,顺风出行的发展和理念推广道路充满崎岖坎坷,“但截至2021年底,仅哈啰平台就完成了8000万次用户发单。跨越了山海,让我们更坚定地相信顺风出行是被需要的。而顺风车天然的低碳环保属性,以及对疏解城市拥堵等方面的社会价值,与用户需求能够持久共鸣。”

上海浦东新区启动建设“十四五”全市首个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

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出台《浦东新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2021—2025年)》,启动建设“十四五”上海首个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如何建设高品质的育人体系和高效能的保障体系,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对浦东新区教育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建设高品质的育人体系,《方案》聚焦学校发展、评价改革、育人方式、智能教育、对外开放、队伍发展、教育治理等关键领域深化改革;建设高效能的保障体系,《方案》聚焦组织保障、学校基建、人事管理、教育投入、新城教育、技术赋能等重点环节形成有力举措。《方案》明确,浦东将重点改革四个领域。一是实施双轮驱动。外部资源配置方面,聚焦优化区域教育治理机制,高水平配置政策资源。内涵发展驱动方面,聚焦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同步推进党委和政府、学校和托育机构、教师、学生、用人单位五类主体的评价改革。二是发展两个主体。针对学生,全面提升学生身心综合素养。针对教师,加快打造一支具有引领区特征的新时代“四有”好教师队伍。三是提升两个功能。把供给高品质教育资源和优化教育发展生态,作为教育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两个核心功能,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形成全社会协同育人合力。四是增强双翼助力。把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教育对外开放作为深化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的“双翼”,大力增强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活力。据悉,方案出台后,浦东新区第一时间逐条逐项对照明确改革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成熟一项启动一项。浦东新区还建立教育综合改革专项奖励机制,对改革成效突出的项目参与人员进行奖励,落实干部提任、绩效奖励。方案的出台实施,跑出了上海各区推进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的“第一棒”,也是教育领域对接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