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0日物联荟早新闻



一、【物联网头条】

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正式成立,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大科技支撑

近日,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成立。研究院以“面向国家需求、引领科学前沿”为宗旨,突出北大特色和重点,围绕气候治理政策体系构建、降碳与污染治理、能源与产业结构转型等国家“双碳”战略需求,建立数据库与模型模拟平台、产学研融合交叉平台和碳中和智库平台,凝聚高端人才队伍,开展气候变化与碳循环、碳中和与气候环境协同效应、零排负排关键技术、能源系统工程、经济政策与管理、气候立法与全球气候治理等研究。合力攻关解决国家“双碳”战略需求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关键技术难题和全球气候治理与低碳转型国际合作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引领“双碳”科学基础、工程技术、政策与治理等领域学科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双碳”创新研究高地,推进“双碳”高层次人才培养,形成国家“双碳”决策思想库和国际碳中和学术交流合作中心,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大科技支撑和高水平决策支撑。

 

二、【智慧城市】    

OpenAI推出新一代大型语言模型GPT-4,高级推理能力比ChatGPT更强

据外媒报道,以惊艳之作ChatGPT这一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而广为人知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已推出了新一代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GPT-4,在高级推理能力上胜过去年11月份推出、用户已经过亿的ChatGPT。

 

三、【工业互联网】

微信订阅号助手升级“图片消息”功能,支持文字生成图片能力

 

微信公众号发文,正式推出公众号新版的图片消息。图片消息不同于公众号的文章形式,更像小红书的图文样式。

 

四、【智能终端】

顺丰与武汉东湖保税建投签署合作协议,合作运营光谷城市货站

顺丰集团近日与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鄂州花湖机场、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功能优势,合作运营光谷城市货站。这是湖北省首个“牵手”鄂州花湖机场的城市货站,将为光谷范围内近千家外向型企业开拓“出海”新渠道。

 

 

五、【智能网联汽车】

 上汽集团宁德-墨西哥国际自营航线首发启航

上汽集团宣布宁德-墨西哥国际自营航线首发启航,上汽旗下运载量最大的汽车滚装船——安吉凤凰号搭载首批千辆MG品牌新车,从福建宁德港专属滚装码头驶向墨西哥拉萨罗卡德纳斯港。2022年,上汽海外市场销量达到101.7万辆。2023年前2月,上汽海外销量突破16万辆,同比增长31.9%。2023年,MG品牌全球销量目标“瞄准”80万辆。2024年是MG品牌诞生一百周年,品牌计划达成全球年销量“百万目标”。据了解,上汽宁德工厂是上汽集团重点培育的新能源和出口基地,迄今为止已有超过50万辆新能源和智能汽车在这里下线。随着宁德-墨西哥航线的正式开通,上汽宁德基地成为国内首个集仓储、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远洋运输等多种物流模式于一身的整车生产基地,出口业务进入发展快车道。

 

六、【行业新闻】

上港集团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打造世界一流港口
2019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在智慧港口建设领域开展紧密合作。目前已基于洋山港联合打造了全球首个超远控解决方案,发布“上港集团超远程智慧指挥控制中心项目”,基于F5G技术实现了新一代智慧港口运营模式的重大突破。根据协议,上港集团与华为将进一步深化合作,以全面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打造新一代港口智慧大脑、提升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推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运营规范化,打造世界一流强港标杆,引领未来行业发展。

 

外高桥携亮风台、中国联通成立AR远程检验工作室

为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推进高新技术在生产建造及质量管控中的应用,近日,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携手亮风台、中国联通成立AR远程检验工作室。三方旨在利用AR+5G的创新技术助力外高桥造船转型发展,用科技助力实业。

成都: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力争突破1500亿元

《成都市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近日正式发布。其中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元,产量达到25万辆,产业整零比提高至1∶1,整车产能利用率、企业本地配套率分别提升至70%、50%以上;力争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80万辆,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比例达到80%;建成各类充换电站3000座、充电桩16万个。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补贴政策速递!

1、奉贤区:两化贯标补助-20万元;

对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评定的企业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2、松江区:两化贯标补助-20万元;

 

对于通过国家“两化”贯标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在有效期内)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资助20万元。

3、青浦区:两化贯标培育-5万,试点-20万,示范企业-20万

对于列入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培育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

对于列入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的区内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

对于完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区内企业,给予企业投入费用的50%支持,最高不超过50万元;

对于列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示范的区内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