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月8日物联荟早新闻



一、【物联网头条】

全国首片双架构央企云“落沪”

近日,天翼云上海市央企云节点建设一期完工,且首家企业已经入驻。这是全国第一片融合了信创和X86架构、面向国资、央企打造的公有云,也是天翼云被明确作为央企全面上云技术底座后,打造的第一片央企云。

二、【智慧城市】    

中国信通院发布《2022年移动物联网发展报告》

据中国信通院近期发布的《2022年移动物联网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已经初步形成 NB-IoT、4G和5G多网协同发展的格局,网络覆盖能力持续提升。截至2022年9月,我国 NB-IoT基站数达到75.5万个,4G基站总数达到593.7万个,5G基站总数达到222万个,部署超7900张5G行业虚拟专网,为移动物联网应用创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工业互联网】

Basemark推出首个移动设备光追基准测试

近日,联发科和高通都推出了新的旗舰级手机处理器,且均将光线追踪技术带到了手机端。随着手机端光追越来越近,硬件基准测试平台Basemark宣布,将推出“GPUScore:In Vitro”,作为市面上首款针对移动平台的光追基准测试工具。

四、【智能终端】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加强中医医院智慧化建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印发《“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规划提出,深化数字便民惠民服务,加强中医医院智慧化建设,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鼓励各地开展智慧中医医院建设;鼓励各地研发应用中医电子病历、名老中医传承信息系统、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等中医药特色系统,推广智慧中药房等服务模式;建设中医互联网医院,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推动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中医医疗服务模式。

五、【智能网联汽车】

广州:到2025年力争全市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规模超100亿元

近日,广州市新能源汽车发展工作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州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方案(2022-2025年)》。力争到2025年,燃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枢纽,全市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规模超过100亿元,培育不少于5家在产业链核心零部件领域排名全国前五的头部企业,引领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升级和成本下降,打造覆盖全产业链、技术先进的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零部件和整车研发制造基地。同时明确多项奖补政策。一是实施整车购置补贴。对获得国家综合评定奖励积分,且不少于5项关键零部件在示范城市群内制造的燃料电池汽车,按照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补贴3000元/千瓦(单车补贴功率不超过110千瓦)。二是对关键零部件研制进行奖励。对获得国家示范城市群考核“关键零部件研发产业化”积分的企业给予财政资金奖励,参照国家综合评定奖励积分,原则上每1积分奖励5万元,每个企业同类产品奖励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三是落实加氢站建设补贴。对“十四五”期间内建成投用,且日加氢能力(按照压缩机每日工作12小时的加气能力计算)500公斤以上的加氢站进行补贴。其中,属于油(气)氢合建站、制氢加氢一体化综合能源补给的,每站补助250万元;属于其余占地固定式加氢站的,每站补助200万元;属于撬装式加氢站的,每站补助150万元。市、区财政视实际情况对加氢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补给,各级财政补贴不超过500万元/站,且不超过加氢站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0%。

六、【行业新闻】

中国民营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TOP 10(2021)榜单发布:华为以7630件专利授权排名第一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民营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报告(2021)》。从厂商排名上看,华为以7630件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第一,腾讯(4537件)排名第二,OPPO(4196 件)排名第三。另外,vivo、格力、小米、联想、比亚迪、百度等也企业也进入前十榜单。其中,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 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2021年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的数量为7630项,比上一年增长了19.78%,近3年的年均增长率为30.51%,是2021年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最多的民营企业。目前,华为已掌握全球数量最多的5G专利。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华为公司在全球拥有5G标准专利族数6583项,占比14%,位居全球首位。OPPO是一家全球性的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公司。2021年,OPPO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数量4196项,比上一年增长17.31%,近3年的年均增长率为27.07%,是2021年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排名第三的民营企业。

上海率先在全国成立院士健康科普基地

近日,上海率先在全国建立首批六个“健康上海行动院士科普基地”,旨在服务全市健康促进和健康科普公益事业,王正敏、葛均波、李兆申、黄荷凤、范先群、贾伟平等六位院士牵头建设。据介绍,科普基地主要承担五项任务,一是参与健康上海行动和健康知识普及相关的政策咨询、规划制定、科学研究、健康传播、健康促进等工作;二是在专长领域内协调各种技术和专家资源,开展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科普选题规划实施及健康促进公益项目;三是在相关学科领域内主持构建和开发以公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健康素养为目标的高质量科普内容,增加优质健康科普知识供给,推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水平迈上新台阶;四是开展健康科普能力建设,加强健康科普人才培养,带动更多医务人员投身市民健康促进活动;五是参与建立全市科学、规范、有效的健康科普与传播工作机制,引领提升健康科普质量,遏制虚假健康信息,净化健康科普知识传播环境。

湖北首张“5G能源专网”建成,湖北联通助力能源行业迈入智能新时代

近日,近年来,5G网络和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逐渐成为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武汉联通坚定奋楫数字经济新蓝海,进一步推动5G应用规模化发展,打造出一批标杆项目,不断提升制造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助力企业提质增效、降低成本。达能武汉工厂是达能在中国投资建设的最大饮料生产战略基地,从成立之初就积极践行健康、绿色、创新、智能的发展理念。今年3月1日,武汉联通携手湖北达能开展实施5G专网项目,共同打造该集团在全球的首个5G全连接工厂。该项目的落地标志着湖北食品饮料加工制造进入5G时代,这也是中国联通在武汉落地的第四个5G全连接工厂。

中兴通讯完成业界首个终端聚合技术验证

近日,中兴通讯在西安创新实验室完成了Smart DA(智能终端聚合)方案的技术验证,通过基站协助可实现多个终端的深度协作,突破了单终端设备的能力限制,使得处于小区边缘的终端可将上行速率提升2~5倍以上,处于小区近点的终端可将峰值速率提升约70%,进而实现上行体验的大幅提升。终端聚合功能已经作为5G-Advanced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次验证对于推动该功能的快速标准化和产业化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随着5G的快速发展,新业务对上行需求日益增长。从标清到超高清视频、再到AR/VR业务,人们的视听体验要求不断提高。同时5G作为新基建之首,正在深度融入到千行百业生产与运营全流程之中,而这其中的精准控制和高效运营对5G的覆盖、上行带宽等都提出了极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