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3日物联网早新闻



一、【物联网头条】

联通网下VoNR接通率达到100%,已具备商用条件

中国联通日前正式发布《2021年度终端测评报告》显示,联通网下VoNR接通率、时延较2020年试验阶段有了显著提升,接通率达到了100%,已具备了商用条件。资料显示,VoNR就是指由5G NR、5G Core和IMS端到端承载语音业务,可以给用户和运营商带来众多好处。从用户侧来看,VoNR让用户的语音和数据业务均承载在5G基站下,相比4G时代的VoLTE高清语音,VoNR将带给用户更佳的通话体验:超低通话接通时延,秒拨秒接通,拨号即可见;超高音质,全面支持EVS(Enhance Voice Services)编解码,打造超高清语音通话体验;超清画质,分辨率可达720p,比VoLTE通话的480p更提高一个数量级;通话的同时无需回落到4G仍可享受到5G高速数据业务。从运营商侧来看,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VoNR可以加快传统老旧、低效的2/3G CS语音向4G和5G转移,从而能提升网络效率、降低网络运维成本,以及重耕优质的低频资源;VoNR利于支持新的5G应用,AR/VR、全息等5G应用都离不开实时、高清的音视频通话,而有了VoNR后,可提供增强的媒体面来更好支撑这些新应用;能给运营商带来新的收入来源,面向数字化转型和万物智联时代,语音和视频业务正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延伸到广阔的人与物之间的连接市场。未来在5G 2B或5G专网市场中,将有大量的场景需要实时、高质量、高稳定的音视频通信,需要基于IMS(切片)的VoLTE/VoNR和ViLTE/ViNR的确定性保障能力。

二、【智慧城市】

山东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打造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网络建设示范区

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其中,冷链物流对于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扩大高品质市场供给,促进消费扩容升级,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山东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着力构建产销衔接顺畅、城乡全面覆盖、内外双向联通的冷链物流网络,基本形成畅通高效、安全绿色、智慧便捷、保障有力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到2035年,全面建成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在发展布局上,《规划》从冷链物流重大节点、重点品类、重要通道三个方面,提出构建节点网络协同联动、重点品类特色发展、国内国际高效畅通的冷链物流运行体系,打造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网络建设示范区陆海双向国际冷链物流主枢纽。在重大节点方面,打通我省涉冷农产品流通环节,全链条布局建设“集散基地+集配中心+采供网点”三级节点冷链物流网络体系。以“首末一公里”冷链物流需求为导向,在田间地头、社区商圈,布局建设满足生鲜农产品品控要求和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采供网点。在重点品类方面,结合我省农业发展特色和冷链产品分布特征,建设以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乳品、速冻食品和医药产品为重点品类的冷链物流网。济南市建设肉类、水产品、乳品集结中心和医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青岛市建设水产品、肉类陆海集结中心,临沂市建设蔬菜、水果、肉类集结中心,潍坊市建设蔬菜、肉类集结中心。

三、【工业互联网】

清华大学团队首次实现100公里量子直接通信,刷新世界纪录

近日,清华大学团队首次实现通信距离达到100公里的量子直接通信新系统,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量子直接通信距离,有助于实现无中继条件下城际量子直接通信。清华大学物理系龙桂鲁教授于2000年提出量子直接通信的首个协议。量子直接通信以量子态作载体来编码和传输信息,是量子保密通信的新范式。量子直接通信将噪声信道下的可靠通信发展为噪声和窃听信道下的可靠和安全通信。2016年,清华大学和山西大学联合团队完成了量子直接通信的第一个实验演示。三年后,龙桂鲁教授团队和清华大学电子系陆建华教授团队合作,成功研制了国际上第一个量子直接通信系统,实现了1.5公里光纤距离下50bps(比特/秒)的安全通信速率。他们还曾在中关村论坛(中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发布世界首款实用化量子直接通信样机,实现了10公里光纤中4kbps(千比特每秒)的传输速率,并将通信距离进一步提升到18公里。此次,龙桂鲁与陆建华教授团队设计和实现了一种相位量子态与时间戳量子态混合编码的量子直接通信新系统,量子直接通信距离首次达到100公里,可以在无中继条件下实现城市之间的点对点量子直接通信,同时可以支撑基于安全经典中继建立的广域量子网络的一些应用。相关成果发表在《Light-Science&Applications》期刊。

四、【智能终端】

英特尔斥资30亿美元扩建D1X工厂

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宣布斥资30亿美元扩建其位于美国俄勒冈州的D1X工厂,旨在加速技术开发,以重新获得芯片行业的领导地位。

五、【智能网联汽车】

特斯拉再迎里程碑,首批搭载4680电池的Model Y量产车正式交付

在得州超级工厂Cyber Rodeo盛大开幕活动之后,特斯拉正式交付了该工厂生产的首批采用4680电池的Model Y量产车。随着特斯拉得州超级工厂公司加大生产力度,更多装有4680电池单元的特斯拉 Model Y 将在美国各地交付,装有4680电池的 Model Y 与之前的车型具体有何差异还有待观察。4680电池以三元电池技术为基础,但尺寸和性能都得到了升级,创造了更好的性价比。特斯拉在2021年9月正式公布了4680电芯,号称单体能量增加到5倍,整车续航里程增加16%,功率输出提升了6倍。

六、【行业新闻】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202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量257GW

近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2022年可再生能源装机数据》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球可再生能源的装机总量为3064GW,同比增加9.1%。其中,水电装机总量为1230GW,占比40%;太阳能和风能装机量为849GW和825GW,占比分别为28%和27%。2021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共增加了257GW,新增的风光装机容量占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的88%。中国2021年新增装机容量121GW,是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量最大的贡献国。

天合光能:新一代210组件单片功率提升30W

“天合光能”微信公众号消息,天合光能将于4月15日正式宣布,公司将发布新一代210组件,单片组件功率提升30W,其中至尊小金刚功率将提升至430W,至尊550W产品将提升至580W,面向分布式户用屋顶和工商业场景及部分有偏好的地面电站客户。在组件转化效率方面,两款新组件最高达21.5%。新一代210产品技术不仅适用于现有的210电池组件产线,同样适用于其他N型高效电池组件和其他各种新型高效光伏组件。随着全新N型或其它技术的叠加,组件功率有望再提升3-5%。

小米光波导AR眼镜专利获授权

天眼查App显示,4月12日,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公布“光波导和AR眼镜”专利。专利摘要显示,该专利所述光波导包括波导本体和防窥结构层,防窥结构层包括光栅层,光栅层含多个凸起的光栅单元,相邻两个光栅单元之间形成供光线穿过的透光部,防窥结构层设在耦出区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R眼镜具有安全性高和用户体验好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