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4日物联网早新闻



一、【物联网头条】

广东省累计建设5G基站17万座,数量居全国第一

近日,2022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出炉”。报告既公布了过去一年广东各领域发展的“成绩单”,也给出了新的一年广东发展的“任务书”。2021年,广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2.4万亿元,同比增长8%。2022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进出口总额增长3%。报告指出,全省累计建设17万座5G基站,居全国第一。截至2021年10月底,仅深圳就已累计建成超过5万座5G基站,总数占到全省近三成,基站密度位居全国第一。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深圳机场卫星厅投入使用,加快内联外通;再加上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深圳全方面助力全省融入新发展格局。在科技方面,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鹏城实验室、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等重大科学装置和机构纷纷在深圳落地开花,深圳继续扛起科技创新的大旗,不断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2022年,广东将纵深推进“双区”建设和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进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全面推进广东“数字政府2.0”建设,实现5G网络珠三角广覆盖,粤东粤西粤北市县城区全覆盖,加大6G技术研发支持力度。

二、【智慧城市】

南通如东:建亚洲最大海上风电群,打造绿色能源“海上三峡”

南通如东去年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300万千瓦,约占全省新增规模的一半、全国的四分之一,创下同年并网单体项目数量最多、容量最大两项纪录,建成了全国首个风电母港、亚洲最大海上风电群。如今,在如东东部黄沙洋海域海上风电项目地,760台巨型风机屹立于万顷波涛之上,源源不断地吸风吐电输入华东电网。据如东县委书记陈慧宇介绍,如东是一个海洋资源大县,陆域面积200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近6000平方公里,拥有86公里黄金海岸线、104万亩金色滩涂,是全国文明城市,著名的海鲜之乡、教育之乡、文化艺术之乡、体育之乡和绿色能源之都。预计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0亿元,工业、服务业应税销售分别迈上2000亿、1500亿元台阶,金光、桐昆项目顺利试生产,LNG接卸量创历史新高,11个海上风电项目全部并网发电,建成亚洲最大的海上风电场,项目建设综合考核稳居南通第一方阵,实现了“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

三、【工业互联网】

Arm发布首款Morello原型架构芯片:硬件级别的内存安全保护

Arm 宣布推出首款支持 Morello 原型架构的芯片,由 Arm、微软、剑桥大学和其他行业领导者共同研发。该芯片可以在演示板上使用,这些演示板将从今天开始通过 UKRI 数字安全设计 (DSbD) 计划运送给行业合作伙伴和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微软和谷歌进行测试。微软企业和操作系统安全总监 David Weston 表示:内存安全漏洞是所有软件安全中存在时间最长和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以最小的性能影响消除所有类型的安全问题有望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我对 Morello 项目感到非常兴奋。Morello 计划是为未来开发的一个“新的、更安全的、基于 Arm 的计算平台”。Morello 是 CHERI 扩展的第一个高性能实现。CHERI 在硬件级别提供细粒度的空间内存安全,软件开发人员和安全专家将能够使用 Morello 架构来展示硬件功能获得的安全性改进。

四、【智能终端】

韩国电信公司KT与俄罗斯科技巨头Yandex合作推出自动驾驶送货机器人

据外媒报道,韩国电信公司KT与俄罗斯科技巨头Yandex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将于今年年末在首尔推出自动驾驶机器人送货服务。韩国是Yandex自动驾驶送货机器人开始运营的首个东亚市场。此前,Yandex已在美国和俄罗斯交付85,000辆送货机器人,并计划在迪拜开始新试点投放。

五、【智能网联汽车】

上汽零束与延锋达成战略合作,推进智能座舱域控技术发展

据悉,零束银河全栈3.0将打造模块化、可扩展的软硬件一体化计算平台,融合智能化交互体验与高阶自动驾驶,打造场景丰富的智能驾驶座舱,同时支持L4级以上自动驾驶。具体来看,零束银河全栈3.0聚焦端到端的舱驾一体融合自动驾驶体验,其电子架构进一步中央集中化,成为主从两个HPC,其中,舱驾一体HPC横向打通底层座舱域、动力域和底盘域;软硬件一体化联合设计纵向打通底层硬件、操作系统、中间件、协议栈及应用软件,以智能座舱不断丰富的应用场景为基础,以算法和数据为核心驱动力,促进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高度融合,实现更可靠、更安全的自动驾驶系统,支持 L4 级自动驾驶,为全场景的行车安全提供强有力保障;标准化、模块化复用的舱驾一体HPC,也为后续软硬件的快速敏捷迭代开发提供了基础。

六、【行业新闻】

谷歌启动代号为“Project Iris”的AR项目以进军元宇宙市场

谷歌内部正在设计研发一个代号为“Project Iris”的增强现实(AR)项目,预计将在2024年面世,旨在进军元宇宙市场。据悉,Project Iris主要由Clay Bavor带领约300人的团队负责这个项目,Bavor多年来在谷歌公司一直负责AR、VR技术的开发。其他开发Project Iris项目的重要团队成员还包括打造Google Assistance的Scott Huffman、ARCore负责人Shahram Izadi等。

有赞:微信小程序商品已支持小程序链接分享,支持分销员推广获客

日前,有赞发布通知称,目前微信小程序商品已支持小程序链接分享,在商品分享、分销员分享的场景下可以使用小程序链接进行推广。目前该功能适用于微商城、有赞连锁·标准版、有赞连锁·旗舰版、有赞连锁-电商解决方案店铺等。在微商城消费者端,商品分享支持使用小程序链接(Short Link)推广;分销员点击商品“赚”字分享:支持使用小程序链接(Short Link)推广;支持保存带有小程序链接(Short Link)推广素材;分销员使用小程序链接(Short Link)推广均支持锁定客户关系,赚取销售佣金。店铺运营或分销员(分享人)可以在微商城消费者端复制小程序链接,并在微信朋友圈、公众号等场景推广微信小程序商品。

智云股份:将调整业务结构,聚焦平板显示模组自动化装备

近日,智云股份宣布,随着5G时代的来临,消费类电子产品、车载显示屏和智能家居显示终端等市场预计将迎来以5G通讯、5G应用为核心的新一轮创新及发展,国内显示面板和模组厂商为应对显示面板的需求增长和消费升级不断扩大产能,其新增产线设备投资需求以及现有产线设备的升级改造需求也直接拉动对3C平板显示模组自动化设备的需求。

中国首个海上油田群光伏电站投运

1月22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发布消息称,中国首个海上油田群光伏电站——涠洲油田群光伏电站正式投运。该电站总装机容量4.5兆瓦,平均每年可向涠洲油田群及涠洲岛居民提供绿色清洁电力517万千瓦时。涠洲岛是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海岛,有海蚀、海积及溶岩等景观,有南海“蓬莱岛”之称。该岛以西海域坐落着中海油湛江分公司在南海西部海域开发的最大油田群——涠洲油田群。中国海油称,涠洲油田群上世纪80年代逐步建产,如今已有26座海上生产平台和1个陆地终端处理厂,最高年产油当量达470余万立方米。中海油湛江分公司生产部经理秦立峰称,起初涠洲油田群各平台配有独立的发电机组,用自产天然气发电。2008年开始,湛江分公司先后对油田群进行了5次电力组网与智能化升级,每年向涠洲岛供电5000余万千瓦时。近年来,涠洲油田群用电量逐步攀升,加之涠洲岛居住人口的增多与旅游业高速发展对电力需求不断增加,油田群电网极需扩容。中国海油数据显示,涠洲岛上太阳能资源丰富,常年平均太阳总辐射每平方米4395兆焦,最高达5642兆焦,适合建设规模化太阳能光伏电站。2021年12月,中国海油在涠洲终端处理厂内开工建设光伏电站,利用厂区屋顶、绿化草坪及空地,安装8000余块光伏板,铺设面积约3.6万平方米。相比同等规模的天然气发电量,涠洲光伏电站每年可节省天然气172万立方米,运营期内实现碳减排8.5万吨。中国海油还计划,在涠洲油田群打造国内首个集风光储一体综合能源示范海上油田,到2025年实现“海上风场+光伏+储能+岸电”的全新供电模式,建成国内外首个海上“零碳”供电示范油田,同时使涠洲岛全面用上绿色清洁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