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6日物联网早新闻



一、【物联网头条】

中国移动A股高开9.41%,成近10年最大规模IPO

中国移动A股5日上市高开9.41%,总市值超13400亿元。据招股书,中国移动募集资金总额将近560亿元,成为近十年来A股最大规模IPO项目。

二、【智慧城市】

中核集团安全环保信息化平台正式上线

中核集团官网1月5日消息,2021年12月31日,中核集团安全环保信息化平台正式上线。中核集团于2021年4月开始启动安全环保信息化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安全环保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安全环保信息化平台和第一批14个安全环保管理功能模块的开发、测试和上线运行工作,初步解决“信息主要靠报”这个安全环保管理瓶颈问题,打通了互联网商网安全通信链路。

三、【工业互联网】

山东重工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推进“5G+人工智能”

近日,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潍坊举行。双方将共同推进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5G+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合作、数字化技术人才培养、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产业合作等。

四、【智能终端】

京东零售宣布自由式滑雪世界冠军谷爱凌担任品牌代言人

近日,京东零售正式宣布自由式滑雪世界冠军谷爱凌担任品牌代言人。谷爱凌作为国内顶尖的滑雪运动员,始终坚持对滑雪事业的热爱,这与京东“不负每一份热爱”的理念不谋而合。京东零售与谷爱凌此次合作,将以热爱和信任为基础,为更多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正品好物,以及更全面的贴心服务。

五、【智能网联汽车】

新能源多元化!国内加氢站一年增长100座

近日,央视财经新闻报道称,国家能源局表示,2022年将加快推进能源科技创新,重点推动氢能领域技术攻关。目前,国内企业和国际巨头都在加速布局氢燃料电池市场,日本丰田、韩国现代都已经在北京、广州等地建设制造基地。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为9400辆左右,预计2022年将增加10000辆左右,主要集中在物流卡车等商用车辆。有专家表示,到2025年以前,预计氢燃料电池成本会达到现在的五分之一左右,氢燃料汽车将会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除了氢燃料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车的高速发展,相关的加氢站配套设施也必不可少。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已建成的加氢站218座,一年内增长了100座。中石化的负责人表示,计划在2025年建设1000座加氢站。

六、【行业新闻】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22年计划发射40次以上,全面建成空间站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 2022 年型号工作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22 年计划安排 40 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将完成载人航天 6 次重大任务,包括两次货运飞船、两次神舟飞船和实验舱 Ⅰ、实验舱 Ⅱ 发射,以及在轨交会对接、出舱活动和飞船返回任务,全面建成空间站;完成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全年型号科研生产任务呈现四大特点:一是重大工程任务十分艰巨,发射飞行试验数量持续保持高位;二是型号技术攻关难度大,技术风险识别与控制要求高;三是型号批产交付压力大,科研生产转型升级任务重;四是装备体系化发展要求高,体系工作需统筹推进。2021 年 12 月 30 日零时 43 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 2021 年中国最后一次航天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21 年宇航发射任务圆满收官,48 次发射任务全部成功。2021 年我国空间站的建设正式开启。4 月 29 日,长征五号 B 运载火箭一飞冲天,将中国空间站首个航天器天和核心舱精准送入预定轨道。5 月 29 日和 9 月 20 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分别将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送入预定轨道。6 月 17 日,长征二号 F 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在轨生活三个月,开启了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的时代。10 月 16 日,长征二号 F 运载火箭再次发射,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送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在空间站生活 6 个月。

核心系统等全面上云,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成为百年奥运史上首个"云上奥运"

据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介绍,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是百年奥运史上的第一个“云上奥运”——核心系统全面上云,云上超级商店、云展厅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奥运文化体验,云店将冰雪魅力送至全国区县,数字公益平台鼓励全民健身。疫情下,数字科技阻隔疫情,但不阻隔奥运的精彩与温暖。上云是绿色冬奥的重要举措之一。相比传统机房,位于张北的冬奥云数据中心通过自然风冷、浸没式液冷、智能调温等技术,实现100%无机械制冷,将热能耗降低至70%以上。观赛体验方面,官方资料显示,在云的基础上,视觉智能、算法、AR等技术在赛场的应用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获得更好的观赛体验。例如,通过多角度智能合成技术,将多阵列视频组合成全景动态画面,由此带来短道速滑、冰壶等比赛更多维度的观看视角。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共建未来技术学院、探索元宇宙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腾讯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前期合作的坚实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层次,拓展合作领域、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就智慧校园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与交流、科研与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交流。根据协议,双方秉承“长期合作、相互促进、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的原则,共同开展校园信息化顶层设计,结合腾讯全球领先的社交产品能力和用户触达能力,和地大教育信息化业务经验和创新设计,进一步探索微信、小程序、企业微信等移动平台在高校本地化应用场景,打造高可用、高体验、高安全的校园信息化移动入口解决方案,共建智慧地大。同时,双方将构建智慧地大“技术底座”、共同打造地大“智慧大脑”,探索元宇宙赋能的现代化高等教育。充分依托腾讯在语音合成、视觉全栈、智能对话等方面的能力,整合新型虚实相融技术,结合地质大学优势特色学科及专业,探索构建元宇宙概念在高等教育行业的智能应用,打造新型教学体系的数字空间,提升信息化服务学校科学决策与教育治理能力。此外,双方将共同建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技术学院,腾讯将参与地大未来技术学院学生培养方案编制、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重大科技项目合作攻关,并选派高水平专家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将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成为校企联合创新基地和特色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推进“犀牛鸟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共建共享“人才池”;共建专业认证中心、打造地大科研智能化管理新基座,助力科研业务基础设施升级等。

国家电网公司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赋能光伏结算场景首单落地

近日,由国网雄安金融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河北分行)联合攻关的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赋能光伏结算场景,实现全国首单落地。电力公司为用户结算光伏发电收入后,依托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将定向向设备出租公司支付租金,剩余收益由农户全额享有,充分保障农户无忧享受光伏收益的同时,有效防范了金融机构的资金回收风险,提高了结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