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联网头条】
上海数据交易所揭牌成立:破解数据交易“五难”问题,首批约百个数据产品挂牌
11月25日,上海数据交易所在上海浦东新区揭牌成立。业内人士认为,交易所的成立,将破解数据交易难题,让数据的价值得以充分展现。一直以来,确权难、定价难、互信难、入场难、监管难这“五难”,是数据交易的关键共性难题。上海社科院绿色数字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易认为,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成立前,数据交易的供需双方一直缺少一个合规、安全、高效的交易平台。“很多企业不知道该找谁买,不知道买的东西合不合法,合不合规,这个事情很麻烦。之前已经有一些大数据公司,是出售数据的,已经因为这个被起诉了。”业内人士认为,上海数据交易所通过一系列创新安排,数据交易的“五难”问题将得以破解。而在李易看来,上海数据交易所的成立,最大的一个作用就是解决了数据交易的合规性问题。据了解,包括上海数据交易所在内,数据交易市场还有数据交易方、数据确权登记机构、数据资产评估机构、数据交付服务机构、清算机构、仲裁机构和监管机构等。今年,上海围绕数据交易所筹建同步开展了数商征集和签约工作,经过近半年的建设推进,首批签约数商达100家,包括国网上海电力、中国东航等数据交易主体,还有普华永道、德勤等会计师事务所。上海数据交易所成立当天完成挂牌数据产品20个,涉及金融、交通、通信等八大类。业内人士指出,数据交易所成立后,很多沉睡的数据经过专业处理后,数据的价值可以得到创造和发挥。上海浦东新区副区长吴强前不久就谈到了医疗数据交易的价值。“比如散落在各个医院的临床数据,如果直接拿去用,就涉及到个人隐私泄密的问题,但如果经过数据处理商,或者通过盲盒处理一下,把敏感信息脱敏,我们可以拿到一些数据,比如有一些区域,一群人容易得什么病,发生什么问题,就可以做研究。”上海社科院绿色数字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易认为,在现代经济中,数据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成为和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五大生产要素之一。在李易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数据的重要性已经变得和石油一样。“我占有了石油意味着你就没有,但是数据不一样。数据是我的数据给了你,你的再给了他,经过不同的人使用流通后,创造了更大的价值,这是数据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跟传统要素不一样的地方。”
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 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上海浦东新区要“建设国际数据港和数据交易所,推进数据权属界定、开放共享、交易流通、监督管理等标准制定和系统建设”。上海数据交易所的成立是推动数据要素流通、释放数字红利、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有望引领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
二、【智慧城市】
摩尔线程宣布首颗国产全功能GPU研制成功
11月25日消息,摩尔线程宣布已完成A轮20亿融资,并宣布首颗国产全功能GPU芯片研制成功。此次A轮20亿融资,由上海国盛资本、五源资本、中银国际旗下渤海中盛基金联合领投,建银国际、前海母基金、招商证券和湖北高质量发展产业基金等九家机构参投。所筹资金将重点用于首颗GPU芯片的批量生产与制造、GPU SoC相关联的IP研发,以及国产GPU生态系统的拓展。
三、【工业互联网】
华为完成新一代绿色5G天线验证
近日,中国移动四川公司携手华为率先完成新一代绿色Massive MIMO 产品解决方案预商用验证,测试结果表明, 相比传统天线单元,在不增加发射功率的情况下,新一代绿色Massive MIMO实现上下行覆盖提升2dB,客户上下行边缘速率提升30-40%。
四、【智能终端】
工信部公示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名单
据悉,入围的企业有卡奥斯COSMOPlat、阿里云、航空工业、宝信软件、树根互联、浪潮云、国网电动汽车等。
五、【智能网联汽车】
小鹏汽车:肇庆基地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
据小鹏汽车11月25日消息,小鹏肇庆基地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
六、【行业新闻】
腾讯云首个南美数据中心落地巴西圣保罗,加速海外云服务布局
11月25日,腾讯云首个南美云计算数据中心正式开服,标志着腾讯云的国际化布局迈出稳健一步。至此,腾讯云在全球范围内运营的可用区达到68个,共覆盖27个地理区域。据悉,该数据中心位于巴西圣保罗,将结合腾讯云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和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为巴西及周边国家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云服务,助力南美企业和组织快速把握数字化机遇。
华为、海尔与中国移动联合发布5G先进制造全联接场景化解决方案
该方案针对工业生产中的多环节质检、安全生产及全要素数字化运营等诉求,将5G边缘计算与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提供了标准化、场景化、智能化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可快速复制、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中的诸多场景。
百度“萝卜快跑”开出第一单
昨日,全国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在北京开放,百度Apollo率先取得商业化服务试点许可,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迎来了商业化运营后的第一单,由一位阿姨试乘,到终点后支付了1.3元。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是无人驾驶,但主驾驶位仍配有安全员,在遇到某些突发情况时会由他们来确保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