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联网头条】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
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党对老龄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老龄事业发展纳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促进老年人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社会保障、社会参与、权益保障等统筹发展,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
(二)工作原则
——坚持党委领导、各方参与。在党委领导下,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老龄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社会参与,全民行动,提供基本公益性产品和服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供多元化产品和服务。注重发挥家庭养老、个人自我养老的作用,形成多元主体责任共担、老龄化风险梯次应对、老龄事业人人参与的新局面。
——坚持系统谋划、综合施策。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确保各项政策制度目标一致、功能协调、衔接配套,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坚持整合资源、协调发展。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促进资源均衡配置。推动老龄事业与产业、基本公共服务与多样化服务协调发展,统筹好老年人经济保障、服务保障、精神关爱、作用发挥等制度安排。
——坚持突出重点、夯实基层。聚焦解决老年人健康养老最紧迫的问题,坚持保基本、促公平、提质量,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推动老龄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推进各项优质服务资源向老年人的身边、家边和周边聚集,确保老龄工作有人抓、老年人事情有人管、老年人困难有人帮。
二、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三)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以居家养老为基础,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着力发展街道(乡镇)、城乡社区两级养老服务网络,依托社区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的多样化养老服务。地方政府负责探索并推动建立专业机构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的模式。街道社区负责引进助餐、助洁等方面为老服务的专业机构,社区组织引进相关护理专业机构开展居家老年人照护工作;政府加强组织和监督工作。政府要培育为老服务的专业机构并指导其规范发展,引导其按照保本微利原则提供持续稳定的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作用,探索“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鼓励以村级邻里互助点、农村幸福院为依托发展互助式养老服务。
(四)进一步规范发展机构养老。各地要通过直接建设、委托运营、购买服务、鼓励社会投资等多种方式发展机构养老。加强光荣院建设。公办养老机构优先接收经济困难的失能(含失智,下同)、孤寡、残疾、高龄老年人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老年人,并提供符合质量和安全标准的养老服务。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对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的监管。研究制定养老机构预收服务费用管理政策,严防借养老机构之名圈钱、欺诈等行为。
(五)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各地要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对健康、失能、经济困难等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养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复照护、社会救助等适宜服务。清单要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支出责任,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进行动态调整。2022年年底前,建立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评估结果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跨部门互认。
(六)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逐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尽快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保障领取待遇人员基本生活。大力发展企业(职业)年金,促进和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探索通过资产收益扶持制度等增加农村老年人收入。
二、【智慧城市】
中央网信办:我国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取得积极进展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国家IPv6发展监测平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达5.68亿,占全部网民数的56.23%,城域网IPv6流量占比为5.87%,LTE核心网IPv6流量占比为23.98%,较2021年初IPv6流量成倍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以来,中央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政策扶持和应用引领,重点加强用户多、使用广的典型互联网应用的IPv6升级,指导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选取国内网民使用频度较高的200款移动应用程序(APP),定期开展IPv6流量监测分析,推动解决堵点卡点问题,促进网络、平台、应用、终端协同发展。
三、【工业互联网】
工大高科与上海能源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1月24日,工大高科与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署。双方约定,共同攻关矿山智能化建设中的核心关键技术,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技术生态,联合探索,重点深化设备层互联、工业互联网架构、大数据云平台及标准数据中心的技术开发与应用。
四、【智能终端】
台积电将于2023年开始量产苹果自研的5G通讯模组
中关村在线消息,台积电计划从2023年开始生产适用于iPhone的首批苹果自研5G通讯模组。事实上,苹果在通讯模组上已经耕耘多年,在2019年收购英特尔大部分调制解调器业务之后再次得到加强。目前苹果已经是支持蜂窝连接的重要芯片的供应商。
五、【智能网联汽车】
延锋发布业内首款车规级智慧屏
近日,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延锋宣布,经历一年多的开发,今年11月,延锋携手华星光电率先推出业内首款基于屏下摄像头技术的车规级车载智慧屏。据官方介绍,延锋智慧屏可以实现驾驶员安全辅助:安全带监测、疲劳监测、分心监测;人机交互(HMI):人脸识别、视线追踪、手势识别;娱乐&情感功能:情绪试别、动作识别。通过合作伙伴华星光电的盲孔的光学设计,结合烟熏一体黑的处理方式和延锋开发HMI的巧妙设计,将摄像头完美嵌入背光孔内,最大程度地隐藏起来,一体式屏下摄像头的实现将非常有助于提升外观造型的整体感。
六、【行业新闻】
阿里健康: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内营收同比增长30.7%
11月24日,阿里健康披露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报告期内,集团录得收入约人民币93.58亿元,同比增长30.7%,毛利约人民币18.71亿元。其中以“阿里健康”品牌运营的自营药房之药品收入占比达到64%,处方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7.3%。
央视推出 AI 手语主播
据介绍,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采用语音识别、自然语音理解等技术,并配置了手语翻译引擎与自然动作引擎,其所掌握的语词汇规范都来自《国家通用手语词典》标准,将从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始为听障人士提供全年无休的手语服务。
中国电信10月5G套餐用户净增1295万户
近日,中国电信公布了2021年10月主要运营数据。当月,中国电信移动用户数净增158万户,移动用户数累计3.7124亿户。当月5G套餐用户净增1295万户,5G套餐用户数累计1.6849亿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