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3日物联网早新闻



一、【物联网头条】

上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获工信部批复,将落地临港新片区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和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下发批复,正式同意在上海开展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这是继2020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同意上海开展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试点之后,国家层面又一项重要新型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落地上海,为上海打造“物联、数联、智联”的城市数字底座又迈出坚实一步。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作为我国互联网架构演进升级的一次重要探索,通过“一点接入,多点联通”的网络接入方式,有效改善企业用网、管网的接入体验。在降低网络接入成本、提升网络互联质量的同时,通过数据在交换中心内的互联集聚,推动数字化应用融合创新。未来,工业控制、高频金融交易等对网络时延敏感的业务,多云协同、云边协同的融合组网业务,短视频、4K/8K高清视频、VR/AR等实时流量疏导业务,都可以在交换中心内实现业务的贯通,全面赋能数字化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落地于临港新片区,将充分享有新片区作为国家制度创新“试验田”的优势,在运营模式、业务模式、配套保障上都将开展有益的探索,体现上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的创新特色。尤其在业务模式上,上海试点将充分与国际数据港、工业互联网相结合,通过与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5G行业虚拟专网、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等新型基础设施融合互通,探索更多的互联创新业务,发挥好临港新片区作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重要衔接点作用。

二、【智慧城市】

顺丰郑州航空快件转运中心在郑州机场正式启用,年吞吐量可达14万吨

2021年9月9日,顺丰郑州航空快件转运中心正式在郑州机场启用,该项目启用后,郑州将逐步成为顺丰区域性航空枢纽。顺丰集团是国内重要的快递物流综合服务商,是一家具有“天网+地网+信息网”网络规模优势的智能物流运营商,拥有对全网络强有力管控的经营模式,投入运行的自有全货机数量已达66架,是目前国内运营全货机数量最多的货运航空公司。

三、【工业互联网

中国联通成立西部创新研究院公司,经营范围含5G通信技术服务

9月6日,联通西部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广聚,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区块链技术相关软件和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云计算装备技术服务;5G通信技术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后者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四、【智能终端】

阿里云教育上线心理测评产品,中小学可在钉钉开通使用

钉钉平台上架心理测评产品,面向中小学提供专业心理测评及解决方案。学校在钉钉应用市场搜索“心理评测”或“心理筛查”便可安装,9月30日前可免费使用。学生完成心理测评后,可生成个体、班级、学校、区域的心理健康状况报告。该产品由阿里云教育引入青少年心理测评产品及解决方案,以数字化平台为载体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阿里云教育资深总监黄桂晶表示:“此次和生态伙伴合作,钉钉将凭借自身平台优势,结合生态伙伴的专业能力,用数字技术帮助学校构建家校协同心理干预机制。”

五、【智能网联汽车】

百度 Apollo 开通上海自动驾驶示范路线,将覆盖 150 个试乘站点

百度 Apollo 在上海正式启动自动驾驶示范应用,即日起下载“萝卜快跑”App,符合条件的志愿者可在每天 9:30 至 23:00 体验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上海是百度 Apollo 开放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第 5 座城市,百度 Apollo 在上海开放的示范应用路线将分阶段、有序覆盖 150 个试乘站点。萝卜快跑此前已在北京、广州、长沙、沧州四城开放自动驾驶载人服务。截至 2021 年上半年,萝卜快跑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已累计接待乘客 40 多万人次,测试里程超过 1400 万公里。百度 Apollo 官方此前表示,“萝卜快跑”无人车出行要像网约车一样好用,目标是到 2023 年开放 30 座城市。


六、【行业新闻】

国家医保局:将在国家和地方两层面协同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集采

国家医保局官网公布的多个提案答复函中提到医疗耗材集采,强调将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协同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在回复高亚光委员关于推进医用耗材联盟带量采购工作的提案中,国家医保局提到,国家医保局会同卫生健康委、药监局等部门积极有序推进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其中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已经开展了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价格从1.3万元下降到700元左右,大幅挤出中间环节水分,显著减轻患者负担,全国患者已于2021年1月用上降价后的产品。目前,采购进度符合预期,中选支架供应平稳。同时,已启动人工关节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正在积极筹备前期准备工作。

工信部:正持续推进微型低速纯电动乘用车产品技术标准工作

工信部官网消息,日前,有网友在部长信箱留言询问工信部是否有制定纯低速老年代步车标准的计划。对此,工信部回应称,当前我部正联合有关部门加快研究建立低速电动车管理体系,考虑到更小尺寸、较低速度、短途行驶等特殊使用需求,我部联合有关部门修订国家标准《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已于2021年8月16日完成公开征求意见,增加了微型低速纯电动乘用车产品技术要求,正持续有序推进标准工作。

TCL启动超200亿“旭日计划” 推进生态领先助力产业升级

9月9日,2021 TCL全球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在深圳举行。会上,TCL发布了全球生态合作发展战略——“旭日计划”。在未来5年,TCL将投入超过200亿人民币,在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及材料、半导体光伏与半导体材料产业领域,通过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开放技术和数据平台、战略业务合作、联合研发、产业投资等途径,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建产业生态,合力推动产业创新升级。而TCL自身也将在生态构建的过程中,转型为创新含量更高的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智能科技公司。

工信部:计划3-5年培育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9月8日下午,在“培育新型实体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内部研讨会”上,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罗俊章指出,目前工信部已经培育了三批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计划在3-5年内培育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中小企业“双创”带动孵化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从今年开始,中央财政将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分三批重点支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他指出,中国正在涌现出一批深度扎根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的数字经济企业,形成新型实体企业,后者将助推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